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取消针对中国廉价商品的“小额豁免”政策,意图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然而,这一政策在短短几天内便因配套措施不足而被迫暂停,导致美国主要入境口岸包裹堆积如山,尤其是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这一事件暴露了政策匆忙实施的弊端,也凸显了美国物流系统在面对突发政策调整时的脆弱性。
1.政策背景与初衷
“小额豁免”是一项允许总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商品免税进入美国的贸易规则。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通过这一渠道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激增,2023年达到近14亿个,其中约60%来自中国。特朗普政府认为,这一政策导致大量中国商品免税进入美国,损害了本土企业的利益,因此决定取消豁免,并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2. 政策实施的混乱局面
然而,政策的推行并未如预期般顺利。从宣布到生效仅三天时间,导致物流系统措手不及。包裹在入境口岸堆积,尤其是肯尼迪机场,迫使政府暂停了针对低值包裹的部分禁令。物流专家指出,主要承运商、电商平台和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无法在短时间内调整业务,尤其是在数百万个包裹已在运输途中的情况下。
3. 美国邮政的挑战
美国邮政成为政策实施的主要痛点。尽管其仅处理约5%的小额豁免包裹,但其缺乏关税评估和处理能力。与私营快递公司不同,美国邮政没有内部报关部门,无法有效收取关税。专家建议,美国邮政可能需要与海关事务经纪公司合作,或直接豁免于新规,但这可能导致低价值货物激增,进一步加剧CBP的筛查压力。
4. 政策的长远影响与批评
特朗普的政策不仅遭到物流行业的质疑,也受到部分国会议员的批评。康涅狄格州民主党众议员Rosa DeLauro指出,政策缺乏配套基础设施,且过度针对中国,可能导致企业将生产转移至越南、泰国等地以规避禁令。此外,CBP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难以应对激增的包裹筛查需求。
总结:
特朗普取消“小额豁免”政策的尝试,因配套措施不足和物流系统的 unprepared 而陷入混乱。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政策制定与执行之间的脱节,也凸显了美国进口系统在面对突发政策调整时的脆弱性。未来,无论是恢复禁令还是调整政策,都需要更充分的准备和与私营部门的密切合作,以避免再次引发物流危机。正如专家所言:“无论如何,都将会乱象丛生。”
澳洲联储高级官员周五(2月21日)表示,尽管央行已启动降息,但对进一步放松政策持谨慎态度,强调一切决策将取决于经济数据表现。澳洲联储主...
2025-02-21 17:54
周五(2月21日)欧市盘初,日元保持着略微承压的走势。日元的疲软主要受到日本国内经济数据的影响,特别是日本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强劲增...
2025-02-21 17:53
周五(2月21日)欧市早盘,美元指数位于106.50附近;现货黄金维持日内回落走势,目前金价交投在2932美元/盎司左右。本交易日,投资者将聚焦美...
2025-02-21 17:50
1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1.7%,远超预期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1.7%,远高于市场预期的0.3%,显示出英国...
2025-02-21 17:45
周五(2月21日)欧市盘前,随着美元的温和反弹,美元/瑞郎在0.8985附近找到了支撑。市场在等待即将发布的美国S&P全球PMI初值报告的同时,也关...
2025-02-21 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