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USD
0.61567
(0.18%)
DXY
102.26
(-0.69%)
EURUSD
1.10399
(0.81%)
GBPUSD
1.28673
(0.4%)
USCL
60.09
(-2.8%)
USDCNH
7.3539
(0.09%)
USDJPY
146.207
(-0.8%)
XAUUSD
3112.22
(0.96%)
注册 / 登录

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中国电动汽车能给欧洲带去什么?

  近日,欧盟委员会组织成员国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议题进行最终投票,获得了所谓“有效”支持,“加税的靴子”即将落地。欧盟委员会不顾17个成员国、约占欧盟53%人口的弃权与反对,一意孤行坚持加征关税,最终落得一地鸡毛。事实上,中国电动汽车带给欧洲的不是风险和挑战,而是绿色合作的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新空间。


  降低电动汽车价格,消费者得实惠


  从消费者的角度,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质高价美。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的调查显示,59%的受访者会考虑购买中国电动汽车,其中8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汽车具有价格优势,55%认为创新技术具有吸引力。欧洲汽车行业亦认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现已达到世界质量标准而且价格较低,补贴对市场影响很小,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优势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先进电池技术、原材料优势、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以及先发优势。


  根本上说,不加征关税直接使欧洲消费者受益。由于成本优势,中国生产商在扣除运费和关税后仍能享受可观的利润率。比亚迪的海豚(Dolphin)在中国售价折合 12,497欧元,在荷兰售价约为35,490欧元,高出 174%;元 PLUS(Atto 3 Comfort)在中国售价为17,923欧元,在德国售价为39,990欧元,溢价 123%。换句话说,面对17%至35%的关税,中国企业仍有可能盈利,但欧洲消费者承担的额外成本无法转移。即将到来的反补贴税势必导致欧洲电动汽车价格上涨,德国《商报》称,新一轮关税竞赛的受害者将是消费者,他们必须习惯于更高的价格。


  促进零排汽车推广,绿色转型达目标


  推广电动汽车对欧盟减少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实现气候目标至关重要。欧盟已制定阶段目标,到2030年至少拥有3000万辆零排放汽车。然而,尽管近年来欧洲电动汽车使用量稳步增长,2023 年已经达到670万辆,但仍需加快推广速度。瑞银表示,2024至2030年间,欧洲人购买电动汽车数量将比预期少近900万辆,原因是价格昂贵、续航里程不足、充电设施不到位。欧洲市场存在“电动汽车溢价”:2023年,欧洲最便宜的电动汽车比最便宜的内燃机汽车贵 92%,相反,中国市场“溢价”为负 8%。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可以成为欧盟实现气候战略的关键助力。


  中国电动汽车对欧盟推广“零排”汽车还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国企业已经推出多种售价低于20,000欧元的电动汽车型号,填补了传统欧洲汽车制造商在低成本大众市场留下的空白,使得购买力较低的消费者首次购买电动汽车,助推欧盟市场电动汽车份额上升,加快交通领域能源转型。德国《商报》指出,欧洲车企在中低价电动汽车中不具有优势,消费者宁愿选择燃油汽车,如果欧盟再阻挡中国产品进入市场,欧洲汽车的电气化转型将更加缓慢,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指出,西方政府需要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是否承认中国电动汽车在其市场有一席之地?是否认为中国电动汽车是全球脱碳努力的一部分?如果答案趋于肯定,则不应将中国企业“拒之门外”。


  提升汽车行业品质,产业竞争走正道


  加征关税能否真正提升欧洲产业竞争力是欧委会、成员国与汽车制造商三方争议的核心。保护主义观点认为关税壁垒可以有效扶植国内弱势产业,但一些汽车企业与研究者则认为欧洲汽车行业的主要问题是产业链的调整与转型,关税保护的模式并不适用,布鲁盖尔研究所认为,反补贴税在长期中不利于行业竞争力,因为其一旦被征收将很难取消,欧洲车企、供应商和工人在内的整个汽车行业都受到保护,本土企业免受全球竞争压力,反而削弱其降低成本、推进创新的动力。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表示,如果中国电动汽车确实生产效率更高,那么即使引入关税也难以保护欧洲企业。


  事实上,成功的贸易政策应与产业政策同步以推动投资和创新。《欧洲竞争力报告》指出,欧洲汽车行业的优势在于欧盟单一市场的一体化供应链以及密集研发投资产生的高附加值;电动汽车的兴起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的技术投入、生产流程、技能需求都将发生根本性变革,汽车行业也将与数字价值链、新兴商业模式深度融合。这些都是中国所擅长的领域,中欧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正如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在投票后发布声明所称:“自由和公平贸易对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欧洲汽车行业至关重要,而良性竞争可以推动创新,为消费者提供选择”。


  相比加征关税,欧盟应实施全面产业战略,包括降低转型成本、制定汽车行业行动计划、建立零排放汽车生态系统。中国可以在欧洲汽车行业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认为,欧洲可以借鉴中国发展优势产业的经验,包括鼓励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在欧洲建立产能、构建一体化价值链等。


  维护自由贸易声誉,规范力量更有力


  贸易一直是欧洲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力。德拉吉在最终关税投票前表示,欧盟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而且比任何其他经济体都更开放,欧盟的GDP有50%来自贸易,中国这一比例约为37%,美国为 27%,因此欧盟“不能修建保护主义的围墙”。


  过去十年间,曾经倡导自由贸易、欢迎进口商品的发达经济体纷纷转向,优先考虑国内再工业化。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规范和相向而行的交流,贸易摩擦不可避免。欧盟若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通过磋商解决分歧、与中国一道共同维护国际自由贸易的秩序,势必巩固和强化欧盟“自由贸易扞卫者”的形象。实际上,作为全球经济和多边贸易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中欧具有独特优势,有望构建新的国际贸易框架,为维护世贸组织规则、倡导开放市场、降低贸易壁垒做出榜样,使世界自由贸易规则更加牢固、旗帜更加鲜明。


  10月8日,欧委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接受欧洲议会质询时表示,欧盟将与中国继续谈判,可能以价格承诺等方式替代关税。这表明,欧盟也意识到了关税竞争只有输家,但目前欧盟已然“骑虎难下”,只能采取“边打边谈”的策略。欧盟如何摆脱困局,实现自由贸易和产业竞争的“双赢”?这需要妥处外部分歧的智慧,也需要直面自身问题的勇气。


相关新闻

实时行情

  • 资产
    现价
    涨跌
  • 美元指数DXY
    102.26
    -0.71(-0.69%)
  • 欧元/美元EURUSD
    1.10399
    +0.0089(0.81%)
  • WTI原油USCL
    60.09
    -1.73(-2.8%)
  • 离岸人民币USDCNH
    7.3539
    +0.0064(0.09%)
  • 美元/日元USDJPY
    146.207
    -1.176(-0.8%)
  • 现货黄金XAUUSD
    3112.22
    +29.64(0.96%)

财经日历

查看更多 >>
2025-04-10 星期三
  • 20:30
    3月29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万人)
    前值: 190.3
    预期: 188.8
    今值: --
  • 20:30
    4月5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万人)
    前值: 21.9
    预期: 22.4
    今值: --
  • 20:30
    2月营建许可(金额)环比
    前值: -3.2
    预期: -0.5
    今值: --
  • 20:30
    3月核心CPI同比
    前值: 3.1
    预期: 3
    今值: --
  • 20:30
    3月CPI同比
    前值: 2.8
    预期: 2.5
    今值: --
  • 20:30
    3月核心CPI环比
    前值: 0.2
    预期: 0.3
    今值: --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