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的“效率部”掌舵期间,埃隆·马斯克曾多次公开炮轰美联储,主张对这一全球金融体系的中枢进行彻底审计。对于熟悉特朗普及马斯克行事风格的人来说,这一激进提议并不令人意外。在他们的世界里,不可能的事往往只是时间问题。
果不其然,美国保守派智库米塞斯研究所已经着手策划如何终结美联储。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该机构详述了解散美联储的五个步骤及其可能引发的金融震荡。
解散美联储:五步瓦解计划
1.取消美联储所有货币政策特权
美联储的核心权力源自其操控货币供应的能力,而米塞斯研究所的首要目标便是剥夺这一职能。其建议是彻底废除《联邦储备法》,让美联储从一个具有广泛特权的中央银行,变成一个纯粹的市场参与者。
2.锁定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债务资产
美联储持有的债务资产(包括美国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占其资产负债表的99%。报告建议,让这些资产在未来30年内自然到期,而非立即抛售,以避免市场动荡。在此期间,美联储仍可收取利息并再投资,以防止货币供应急剧收缩。
3.逐步出售非到期资产
对于未到期的债务资产,报告主张在1至5年内逐步出售。考虑到其总量相对较小(可能不到10亿美元),这一举措预计不会对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4.彻底私有化美联储
美联储应剥离所有特殊法律特权,彻底转型为一家私人银行,其地位与市场影响力由自身竞争力决定,而非法律赋权。这意味着它将无法再依靠国家信用背书,而是必须通过市场运作维持自身存在。
5.美联储若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则应被自然淘汰
一旦失去政策特权,美联储能否在自由市场中存活,取决于其自身的业务能力。如果它无法胜任银行间借贷的中介角色,市场将自行寻找替代方案,甚至让美联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资产负债表冲击:美元回归市场规则?
截至报告撰写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高达6.8万亿美元。过去两年,美联储已从8.9万亿美元削减至当前水平,减少了2.1万亿美元。换句话说,美联储曾凭空制造8.9万亿美元流入市场,而这些资金的大部分都被用于购买美国国债。
美联储长期以来充当政府债务的“隐形买家”,通过印钞为财政赤字埋单。报告指出,如果美联储被解散,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寻找新的债务发行模式,财政政策也将迎来剧变。
具体来看,美联储目前持有4.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以及2.2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两类资产合计占总资产的94%。剩余6%则包括公司债务、联邦机构债务等其他证券。米塞斯研究所的设想是,让这些债务资产自然到期,以最小的市场干预,逐步削弱美联储的影响力。根据报告估计,第一年资产负债表将大幅减少10%,随后将逐渐稳定为每年减少1.7%。平均而言,每年降幅约为3.1%。
货币政策洗牌:流动性危机还是市场新生?
与传统的量化紧缩(QT)政策不同,该方案并不主张通过出售资产来快速回收市场流动性,而是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被动缩减,以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现行的量化紧缩政策主要依赖美联储向一级交易商(大型银行)出售资产,换取存放在美联储的银行储备资金,从而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这一过程相当于美联储“抽干”银行系统的流动性。
然而,米塞斯研究所的方案则主张,美联储应继续收取剩余资产的利息,并利用这些资金支付银行准备金的利息,从而维持市场稳定。这意味着在美联储的资产逐步减少的过程中,银行储备仍将保持相对稳定,避免流动性突然枯竭。
不过,随着美联储持有的资产逐渐到期,其收入来源将逐年下降,银行准备金的利息收益也将随之减少。这一变化将迫使银行将更多资金投入市场,以寻求更高回报,最终引导市场走向更具竞争力的利率环境。
美联储的终结意味着通胀还是通缩?
如果美联储逐步退出市场,其对银行支付的准备金利息将不断下降。这可能促使银行将更多资本投向商业贷款和企业投资,从而加大市场流动性,形成一定的通胀压力。
长期以来,美联储支付的准备金利息被视为一种市场抑制器:如果银行能在美联储获取无风险的4.4%利率,为什么要去承担市场投资的风险?然而,一旦美联储削减这部分利息,银行将不得不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资金可能会加速流入企业、创业公司及各类市场投资,从而激发市场活力。
报告预计,在美联储解散后的前五年,银行将经历调整期,并逐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这一过程可能会在短期内制造一定的通缩压力,但长期来看,银行投资的增加将有助于平衡,避免金融系统因货币供应剧变而陷入混乱。
结语:美联储终局的理想蓝图?
根据米塞斯研究所的设想,解散美联储的最佳结果包括:
美联储彻底丧失政策特权,回归私人银行地位;
货币政策不再受政府直接操控,市场自由决定资金流向;
由于银行储备保持稳定,市场流动性不会剧烈波动;
美元价值受市场力量决定,而非美联储的政策干预;
银行业拥有足够时间调整,平稳过渡到新体系。
米塞斯研究所这一计划听起来极具颠覆性,其核心逻辑其实直指一个关键问题:美联储的存在是否真的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还是仅仅在维持一个建立在债务基础上的金融泡沫?该智库自然认为是后者,但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最终会选择改革、适应,还是反抗?答案或将逐步浮现。
北京时间4月1日11:30,澳洲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1%不变,符合市场预期。此前该央行在上次决议中时隔四年多首次降息。 澳洲联储称...
2025-04-01 13:59
在特朗普所称的“解放日”前夕,从投行、分析师到经济学家,金融界几乎一致认为关税政策将带来负面冲击。就在经济学家纷纷上调衰退概率...
2025-04-01 13:58
即便是最犀利的批评者也不得不承认,特朗普是一个精通操控舆论的营销大师。这一点,在他即将于4月2日公布的新一轮关税政策中体现得淋漓...
2025-04-01 13:57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周一表示,货币政策已“做好准备”应对今年经济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他也承认存在通胀可能再次...
2025-04-01 09:51
随着市场结束惨淡的第一季度,投资者应为未来三个月的更多痛苦做好准备。 在特朗普的关税攻势下,美国通胀和衰退担忧持续加剧,导致...
2025-04-01 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