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开年以来,市场画风突变,黄金赛道遭遇重创。机构重仓股大幅杀跌,市场关于公募基金“抱团”式投资的争议再度升级。
中国基金报采访多家基金公司,在公募人士看来,流量时代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管理人,基金公司追求的应该是有克制的发展和可持续的规模增长,呼吁全行业共同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抱团式”投资引发热议
2022年以来,市场持续调整,白酒、医药、新能源等“黄金赛道”轮番跳水,不少基金重仓股损失惨重。究其原因,超预期的调整与海外流动性预期压力、行业逻辑的变化以及资金切换有关。而在这场调整中,公募基金的“抱团”投资成为投资者吐槽的焦点。
永赢基金策略分析师戴清认为,“赛道股”调整,既有流动性的原因,也有行业层面的问题。宏观流动性方面,美联储加快收紧流动性,美债利率持续飙升,美股科技股大跌,对A股仓位集中且估值较高的电新、军工、半导体等板块形成压制。微观流动性方面,去年四季度以来A股赚钱效应减弱,今年初新基金发行遇冷,对基金重仓板块产生压制。行业层面,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锂供需矛盾升温、半导体龙头遭减持等利空因素反复扰动成长行业。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两年,A股结构性行情突出,公募基金大举买入的个股持续上涨,如2020年的白酒、医药、光伏、新兴制造,2021年的新能源。机构投资者的趋同行为使得行情更趋极端。
华南一位公募品牌部人士表示,公募“抱团”引发的潜在影响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估值分层,部分中尾部公司折价严重,长此以往将影响二级市场融资功能和正常运行;其二,高估值对流动性边际变化的敏感度极高,一旦市场赚钱效应减弱,抱团股价格就会下跌,带动基金净值回撤,引发赎回,基金就会被迫减仓应对赎回,形成‘赎回-抛售-下跌’的恶性循环。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直言,从常识上讲,“抱团”模式不可能长久。场外资金通过公募基金进入市场,靠“抱团”做高业绩。而一旦“抱团”行情松动,市场波动将加大。如果公募基金的业绩出现停滞甚至倒退,整个市场可能进入缺钱状态,牛市也就走到了尽头。
一位基金经理回顾了2015年那场极具危害性的公募“抱团”行动。“经历了年中大跌之后,2015年四季度大盘开始反弹,到12月份,不少个股的估值甚至已经超过了2015年高点,且仍在上涨。‘抱团’最怕的是集体撤离,而‘抱团’撤离几乎是不可避免的——2015年底,上涨结束,2016年一开年,市场开始连续大跌。”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抱团”是公募基金在当前宏观环境与结构性行情下进行资产配置的结果,是对优秀企业的认可,未来机构持股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高。
北京一位公募投资总监认为,“抱团”是市场参与者在资本市场制度优化完善背景下,权衡风险与收益之后所作出的自然选择,是一种结果而非手段。“机构‘抱团’抱的是业绩增长、是确定性,是拥抱价值创造和价值成长投资理念的体现。不过,随着压力测试的开启,低估滞涨品种的补涨和‘抱团’板块的分化表明,资金在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品种,背后可能是部分明星基金的调仓换股。”
“不只是基金抱团,散户也有这样的行为。”华南一位成长风格基金经理表示,市场的认知不断强化,就会出现资金的集聚现象。这主要还是缘于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参与者很快就形成了一致预期,造成行情的快速实现和结束。
淳厚基金表示,机构化是权益资产配置的必然趋势。当前市场环境看似艰难,但这只是机构化调整过程中的一小段波折,长期看仍然会向上健康发展。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机构抱团行为行业还有不同看法,但在基金行业应不懈追求高质量增长这点上,业内的认知完全一致。
沪上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直言,“抱团背后是机构趋同的考核机制和‘选美’标准以及利益最大化的驱动。”
在他看来,基金采取“抱团”式投资与基金管理公司的激励机制不合理有直接关系。“基金是按照管理的资金规模收费,这就导致基金管理人过度追求规模增长,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存在短期化倾向。每个季度每个月都有业绩排名,基金经理在短期排名压力下,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成为‘抱团’式投资的被动接受者。”
除了将“抱团”归咎于对短期利益的追逐,受访基金经理还更多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周其源直言,机构投资者在分析方法、投资理念上相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优秀的投资经理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有前瞻性的眼光。基金管理人可以参与到相关板块的投资,但是必须对“抱团”行为有深刻清醒的认识。
沪上一位公募基金经理指出,流量时代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规模快速变化时,基金管理人应更好做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要有克制地发展,追求有质量且可持续的规模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流程,提升多元化投资风格以及多元的产品线,满足投资者日益多样化的理财需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他还认为,基金公司应该有体系有深度地持续进行投资者沟通陪伴,坚持“将合适的产品提供给适合的客户”。“作为基金经理,我们要坚守投资初心,始终从投资者利益出发,不断完善投资框架和逻辑,夯实投资研究能力、提升长期投资业绩,避免被短期的市场环境和情绪扰动。”
一、交易提示 9月份,权益基金的发行比例达到了年内的最高水平。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本月公募新成立基金总数为86只,发行总份额...
2024-09-30 09:47
一、假期基金要闻(1)日前,公募基金2024年二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从总规模来看,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突破30万亿元,与去年底相比,债券型基...
2024-07-29 10:45
管理A股产品的明星基金们开始尝到仓位跨界的业绩甜头,这使得许多A股基金开始大幅度加仓港股。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随着...
2024-07-22 10:21
7月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因回购事项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一些私募机构的最新调仓动向曝光。有迹象显示,大消费、科技赛道和周期股成为私...
2024-07-22 10:13
7月18日,银华、工银瑞信、华夏等公募基金发布旗下基金二季报。3家公募基金旗下的基金二季报(特别是代表性的宽基ETF和主动权益基金)...
2024-07-19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