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觉得,选基金这事儿,好像不那么简单。
以前有人说要买明星、顶流基金经理,大家都在买的、规模大的,信得过,也才靠谱。
于是很多人买了坤坤、兰兰们的基金,但之后的持有体验并不如人意。
因为规模大了,选股、调仓的难度都会提高。手里拿着几百亿,很多小盘股就不好买了,那都不够塞牙缝的。
而且调仓时也很可能会影响股价。有时一卖价格就砸下去了,卖不掉;一买股价就拉起来了,买不够。
卡车总是不如轿车那样容易掉头。所以业内有句话,规模是业绩的杀手。
还有人说,要买优质赛道,消费、医药、科技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然而,通往光明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路上也会有很多坑坑洼洼、磕磕绊绊、跌跌撞撞。
从2021年初至今,中证消费指数(000932)最大回撤-37.04%,全指医药指数(000991)最大回撤-39.54%。
科技赛道的波动就更夸张了,新能源车指数(399417)最大回撤-44.01%,半导体指数(h30184)最大回撤-48.17%。
赛道基金都有波动大的特点。如果能抄到底,吃一波主升浪,确实舒服;但如果择时不慎,体验就会…有点酸爽,你懂的。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专业投资者,那些浓眉大眼的机构们,到底是买的是哪些基金?
刚刚出炉的FOF一季报里,或许会有答案。
所谓FOF,就是基金中的基金。我们在天天基金APP上见到的绝大多数基金,都是以股票、债券为投资标的。基金经理拿基民申购的钱,去市场上买股票和债券。
而FOF是一种特殊的基金,它的投资标的就是基金。FOF基金经理收到基民的钱以后,去买其他的基金。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FOF基金经理跟我们基民是一样的,研究和买卖的都是基金。
不过区别在于,FOF属于“买基正规军”。他们往往既有研究宏观、策略的团队,也有研究行业、基金的团队。
去基金公司调研一下,跟基金经理聊聊行情、看法,面对面观察基金经理的人品、能力都是很经常的事。
所以,武器库丰富的FOF们做出的投资决策,可能就比普通基民要专业一些。
至于哪些基金受FOF偏爱,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看:一个是重仓它的FOF的家数,一个是FOF们持有的总市值。
前者是重仓的FOF数量多,后者是FOF持仓的市值多。两者有重合,比如对海富通周雪军、中欧袁维德和大成刘旭的基金。
相比基民,FOF们对热门基金似乎不太感冒,主要以40-100亿元规模的基金为主,不大不小。
大了有船大难掉头的麻烦,但规模小也有小的问题。
一是固定费用占比大。审计、信息披露都要花钱,对大基金是九牛一毛,但对小基金就不太友好了。
二是规模小了,对短期的申购、赎回会比较敏感,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
三是规模小的基金还有清盘风险。开放式基金的清盘条件是:连续60天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基金持有人数量不足200人。
俗话说,选主动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表里这些基金经理虽说不是绝对顶流,但也有较长时间的业绩证明和知名度。
两张表中除了富国价值优势、交银趋势和广发鑫享外,都有从业三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掌舵。
其中,中欧曹名长从业超过15年,是经历过2007年牛熊的老江湖。汇添富王栩从业12年,而周雪军、王培、陈皓、萧楠从业也即将年满10年。这里面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都经历过2015和2018年的牛熊。
一般来说,起码经历过一轮牛熊,对市场可能才会有成熟的认识。得见过牛市的疯狂和贪婪,顶得住诱惑;走过熊市的惨烈和绝望,扛得住压力。
几轮牛熊洗礼下来,业绩还能打的话,运气成分就小很多了。
从基金类型看,行业均衡型的明显要比赛道型的多。第一张表的十只,除去新能源、金融地产和消费基金各一只外,其他没有明显的行业特征。
而且,冯明远的基金除了新能源外,前两年还布局过半导体、消费电子。金融地产也不是单一赛道,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地产。王斌的那只,跟传统消费基金以白酒为底色的风格也不太一样。
第二张表格里,赛道型的就只有郑磊的那只医药型基金。
被FOF青睐的基金不仅行业均衡,从前十大持仓的集中度来看,持股也比较分散。
像海富通周雪军、信达澳银冯明远和交银杨金金的基金,前十大持仓占比还不到30%。
分散的持股,波动可能会更小一些,某一只个股对基金整体净值的影响不会太大。
即使有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暴雷了,但由于仓位低,净值上像跟无事发生过一样。
综上,相比普通基民,FOF们似乎更偏爱那些规模适中、基金经理有较长时间业绩证明和知名度,持仓行业相对均衡,持股相对分散的基金。
有朋友要问了,那么这些FOF今年赚到钱了吗?
好问题,答案是没有。今年这个行情,实在是困难模式。跟大家一样,绝大多数配置偏股型基金的FOF也是亏钱的。
不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牛市的顶”和“熊市的坑”里,往往会有异象出现。
牛市是这样的:先是机构、老股民、基民赚钱,然后是新手投资者普遍盈利。到最后,连平时只存银行的亲戚朋友们也纷纷进场、赚到了钱。
甚至,还打算亲自教你选股挑基的技巧。据说,这往往也是股神巴菲特风评最低的一段时间。
反过来,在熊市里,如果连身经百战的高阶玩家都出现大面积亏损,机会说不定也就不远了。
一、交易提示 9月份,权益基金的发行比例达到了年内的最高水平。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本月公募新成立基金总数为86只,发行总份额...
2024-09-30 09:47
一、假期基金要闻(1)日前,公募基金2024年二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从总规模来看,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突破30万亿元,与去年底相比,债券型基...
2024-07-29 10:45
管理A股产品的明星基金们开始尝到仓位跨界的业绩甜头,这使得许多A股基金开始大幅度加仓港股。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随着...
2024-07-22 10:21
7月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因回购事项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一些私募机构的最新调仓动向曝光。有迹象显示,大消费、科技赛道和周期股成为私...
2024-07-22 10:13
7月18日,银华、工银瑞信、华夏等公募基金发布旗下基金二季报。3家公募基金旗下的基金二季报(特别是代表性的宽基ETF和主动权益基金)...
2024-07-19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