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交易大咖”“股神”这类词汇,人们往往会想到华尔街、伦敦金融城,似乎只有欧美国家才能够诞生这样的人才。为了打破这种错误认知,我们今天来介绍一位来自亚洲的交易大咖——是川银藏。看名字就可以分辨出,它是一位日本人。是川银藏出生于1897年,病逝于1992年,活到了95岁高龄。50岁之前,它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这种独特的经历类似于我们以前文章中所提到的索罗斯和科斯托拉尼。动荡的宏观经济给投资者提供了数不清的机会,只要能够抓住其中一个,就能够平步青云;同样的,如果没有躲过哪一个突如其来的风险,也会一蹶不振。所以,能够生活在20世纪前半叶,既是幸运的,也是悲惨的。
是川银藏的求学之路到小学四年级就结束了,原因是家庭太过贫穷,无法支撑足额学费。14岁时,到贸易商行打工来补贴家用,两年后这家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倒闭。16岁的小是川银藏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认为做学徒没有前途,决定去大城市——伦敦——去闯一闯。这一年是1913年,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年,这注定了是川银藏的伦敦之行无法按计划完成。不安分的是川银藏又跟随日本部队来到了中国青岛。需要说明的是,那时候的中国人(民国人)对日本人还不像二战时期那么敌视。实际上,是川银藏在青岛期间,还曾拿出全部积蓄来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军。在青岛的那段日子里,是川银藏尝试了各种能够发家致富的方法,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包括对孙中山的投资性资助。屡屡失败摧毁了是川银藏的精神和自信。最低谷时期,他曾经随身带着一把手枪,每天出门就是找一个适合自杀的地方。回顾我们写过的各个交易大咖,在青年时期遭受贫穷折磨的不计其数,比如格雷厄姆、查尔斯道。但是,这种贫穷来自于原生家庭,和是川银藏那种自己投资失败所导致的贫穷有本质不同,更没有在青年时期就陷入精神崩溃而自杀的地步。
风雨之后才会见彩虹。是川银藏的财运直到34岁那年才迎来转变,转变的原因,就是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天命所属——股票。在图书馆苦读3年经济学书籍后,是川银藏拿着从妻子那里筹到一笔钱后(据传只有70日元,另一种说法是70万日元),全仓杀入股票市场,并在随后几年实现了数百倍利润。1982年,是川银藏85岁,凭借超高的股市操盘术,他成为了当年日本收入最高的人,并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巅峰时期,是川银藏拥有超过30亿日元的财富,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荣列国际投资大师之列。
查尔斯道,61岁涉足股市,写出了《道氏理论》这一著作。是川银藏在34岁才接触股票市场,凭借极小的启动资金,获得了无法想象的超额利润。我们能够从这两位交易大咖的人生经历中所学到的就是——无论多晚,只要你有志于股市,就一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很多人总是纠结于自己不是经济、金融、会计等的科班专业毕业,所以不相信自己能够在股票市场有所建树。是川银藏的案例证明,即便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依旧能够在满是机会和风险的股市,拼出一片天地。
人们可能想象不到,像是川银藏这么富有的人,在去世后居然没有人愿意继承他的遗产。因为是川银藏虽然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纳税人。他所获得的巨额财富都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纳税,导致其蜚声海内外后,日本政府向其追缴24亿日元税收和3000平米大阪的土地出让金。如果是川银藏的后人想要继承他的财产,就必须连带偿还这些拖欠的税务。两相抵消后,继承人还需要自己掏一大笔钱抵税。这告诉我们,除了要相信股市神话一直存在外,还需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不然的话,可能会陷入辉煌一世却晚景凄凉的境地。
ESG是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美好社会的一张“绿色船票”。从ESG的视角凝视,股神巴菲特却似乎是一位争议人物。 一方面,他对化石能...
2024-05-11 15:40
1982年,詹姆斯·西蒙斯成立私募基金公司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其兼任公司董事、总裁和首席执行官三个职位。1988年3月,文艺复...
2023-10-19 17:36
战火里生长出来的人不多,战火里生长出来的投资人更是少之又少。巴菲特、利弗莫尔、彼得林奇虽然在童年时都遭遇过贫穷的折磨,但最多只是饿...
2023-10-18 17:34
金融大鳄索罗斯有句名言:投资应选择两种目标,一是最好的公司;二是最差的公司。投资好公司比较容易理解,比如A股市场的贵州茅台,他生产...
2023-10-17 17:36